公益活動
2015年7月13日,明心理董事長孟仙姝老師在長春市第一實驗小學舉行大型公益講座——推動中國家庭教育,從“自然父母”向“合格父母”轉變。
孟老師從心理學角度,向家長講解了在平等互愛、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孩子們的交流方式和溝通技巧,讓父母學會用有效、愉快的溝通方式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孟老師還向家長介紹了一些實用的家庭教育方法,讓家長們可以與孩子和諧溝通。
孟老師說:“成為合格父母是需要家長來學習的。一個孩子的學校教育由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四個不同時期構成,在各個時期,家長能夠正確對待,加以有效引導,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必要的。會愛才是真愛,這就是每個‘自然父母’向‘合格父母’轉變中要考慮的問題。”
2015年,明心理董事長孟仙姝老師與長春市育智家長學校機構合作,在桂林街道開展了從幸福家庭到幸福中國——推進中國家庭教育從“自然父母”向“合格父母”轉變的講座。
孟老師以《愛的引領》為題,從愛的前提、愛的橋梁和愛的約束三方面講述了家長怎樣給孩子創造一個愛的環境,讓孩子在充滿愛的氛圍里快樂成長,利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來改變孩子的一生。孟老師通過多方面實例強調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子女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家庭教育在家庭生活中至關重要的。孟老師從心理學角度,向家長講解了在平等互愛、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孩子們的交流方式和溝通技巧,讓父母學會用有效、愉快的溝通方式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孟老師還向家長介紹了一些實用的家庭教育方法,讓家長們可以與孩子和諧溝通。
明心理董事長孟仙姝老師為長春市綠園小學學生家長講授從“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轉變。
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單純地從情緒和經驗出發來教育孩子,有對孩子的愛,卻不知如何把這種愛轉化為良好的親子關系。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是父母們的難題。一個合格的父母,要具備哪些品質呢?針對父母們的這些困惑,孟老師指出了父母必須了解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針對孩子的心理,因勢利導,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使家庭的氣氛更加良好。孟老師還講述了家庭教育中平等、尊重的基本原則和具體實現方法,提醒廣大家長朋友要學會與孩子愉快交流同、快樂溝通,盡量減少自己與孩子的溝通障礙,提高親子溝通效率。